我有點好奇,你有沒有遇過,或是看過以下的狀況?
可能現在有個白人,走進一間7-11開始用英語向櫃檯人員問路,櫃員聽完之後,沒有回答,轉頭向隔壁同是不好意思地笑,這兩個櫃員推來推去,而這個白人就尷尬地站在那裏。
這樣的情況當然不是只出現在7-11,這也可能出現在英語教室,公司接待外賓,或者你在街上就被用英語問路過。
其實,這種情況會發生,似乎是因為許多台灣人都覺得每次講英文都是別人在考驗自已的能力,每次講英語旁邊的人都在看自己,看自己能講得多好。
簡單來說,好像很多台灣人對於講英語,都很有偶像包袱。
但是,在上面這個常見的情況中,你講英語不是為了表現,是為了解答幫助人。
這個來問路講英語的人,並不在乎你的英語講得好不好,他只想得到他需要的答案。
怕說英語嗎?你是不是有點太自我中心了?
上面這個情況,若我們不要自我中心,應該就會像下面這樣的情況。
有個白人,走進一間7-11開始用英語向櫃檯人員問路,櫃員聽完之後,有點聽不懂,再問一次對方問什麼(但是沒有愧疚或不好意思),對方換個方式再問一次後,櫃員仔細聽懂後,用簡單單字告訴方向。
對話之中可能也需要一些google翻譯、google 地圖的協助,
不過,對話也算是成功結束了,這個說英語的人帶著答案離開7-11,這個櫃員繼續招呼下一個客人。
你覺得呢?你怕開口說英語的原因跟「太自我中心」有關係嗎?
資源分享
關於說英語太自我中心這個小概念,其實有一個很棒的TED Talk就是在討論這個觀念唷!和你們分享!
Learning a language? Speak it like you’re playing a video game | Marianna Pascal
好奇Mei是誰?

我是Mei,背一個後背包在世界數位遊牧六年多,結合自媒體與近20年的英語教學經驗,2021創立【30天英語口說一對一高效班】與【Super Mei English Club】,2024開創台灣數位遊牧村線上共學社群,每月我也在Super Mei 微醺吧中分享我和我老公經營開放關係十多年來的自我成長歷程。
探索世界是我的生活方式,挑戰自我是我追求更多自由的管道,分享世界溫暖的一面給大家,是我想改變世界的方式。歡迎訂閱每星期Super Mei Travel 電子報,我們聊聊數位遊牧及追尋更多自由人生的經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