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在海外數位遊牧兩年後「回家」,接受全新的自己。

從回到台灣第一天開始,我就一直有一種不自在的感覺。強烈地格格不入的感覺,又因一入境就要隔離兩週而被更加放大。矛盾的感覺,來自似乎所有事情都與回國的預期相反。為什麼台灣好像什麼都沒有變?但為什麼都沒變,我卻好像很多事不知道?好多的為什麼,我感覺我好像到了一個新的國家數位遊牧,但是這明明就是我自己的「家」。

數位遊牧推薦城市 | 加拿大蒙特婁市 Montreal, Canada

2021年秋天疫情稍緩時,我決定依照我最在乎的十個生活條件,在全世界選擇最適合我數位遊牧的城市。數位遊牧三年之後,我非常清楚,只要我的生活環境可以符合下面十個條件,我天天都可以很開心!最後,符合全部十個條件的,就是加拿大法語區的蒙特婁市(Montreal, Canada)!

2022選擇最適合你的數位遊牧城市,你該考慮的10個條件。

2021年之後,選擇數位遊牧城市考量會有哪些呢?當全世界所有城市都可以選擇時,我如何縮小範圍開始選城市呢?選擇越多,考量也越多。首先,我先依全世界疫情大環境限制開始選國家,接下來一一列出自己的最理想需求,最後用生活費縮小城市選擇範圍,最後再選有符合最多我理想需求的城市。

2021年度回顧 | 我完成了什麼?我學到了什麼?

這一年多來,除了線上收入從0到可以支撐自己到蒙特婁生活一個半月,從每天懷疑自己選擇創業的路是否值得,到現在雖然未來還是充滿未知,但心中卻很踏實,身邊也多了幾個並肩作戰的朋友,每天心都暖暖的。在向前看的同時,我也有點好奇,我過去2021年都學到了些什麼?

疫情危機是轉機?與其等待「疫情結束」,不如今天開始學習「與疫情共存」。

數位遊牧生活一年多前因疫情危機被迫停止,我在巴拿馬體驗了六個月封城。一年多後的今天,我剛剛打完疫苗第二劑,此時我沒有興奮,只有鬆一口氣。若你覺得現在未來充滿未知,我想與你分享我和新冠肺炎相處一年多來的總結:「與其等待恢復自由那一天的到來,倒不如現在就開始練習與疫情共存。」

一邊搭便車一邊遠端工作 | 數位遊牧實際生活分享

你有聽過一邊搭便車,一邊遠端工作的數位遊民嗎?通常大家對於遠端工作的想像,就是在家的辦公室或在咖啡廳工作,但是有些遠端工作者,和數位遊牧的人一樣,是喜歡常常在旅行的路上的,我就是一個實際例子!我喜歡背著一個背包的極簡數位遊牧生活,你也是嗎?

「嘿!黑妞!」,「嘿!中國妞!」| 拉丁美洲文化觀察 | 一個人的旅行

我一個人旅行的拉丁美洲文化觀察,最不習慣的就是他們直接用皮膚特徵,身材胖瘦,國籍顯像特徵來叫你,非常正常。像在巴拿馬和多明尼加,他們都叫我China (中國女/亞洲女)。在巴拿馬,看到白人他們就叫 Fula/Fulo (金髮男/女),或是Rubio/Rubia。在委內瑞拉,同樣看到白人他們會叫他們Catira/Catiro。

有錢反而得不到的人生啟發| 窮遊2年後心得

其實,沒有錢與什麼都不能做之間,並不是等號。這個世界上,我們常常都注重錢可以買得到的東西。那麼,我們可以來看看,沒有錢可以得到的東西了嗎?金錢給了我們方便,但對於這個方便的依賴,後來變成了我們的侷限:侷限我能去的國家、能住的飯店、能買的餐點。甚至,金錢侷限了我們能認識的人。

【美國遠距投票】我遠在多明尼加,怎麼參與美國11月的總統大選呢?

我昨晚在多明尼加,投下美國總統大選神聖一票!我不用花昂貴的機票錢,也不用繁雜的手續,我是用美國許多州施行已久的「遠距投票」或是「郵寄投票」方式,盡到我公民的義務。請看我分享美國奧瑞岡州郵寄投票的方式,竟然還可以在線上自己下載選票,而且平台還有六種語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