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踏出台灣,你一定會馬上遇到需要介紹台灣的情況,”Where are you from?”幾乎是國外新朋友都會問的第一個問題,大家會從你的回答來開始認識你,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地、自信地介紹。
出國發現沒有人知道台灣怎麼辦?這其實是個很蠻複雜的問題。我認為台灣人不用強調我們是中華文化(Chinese culture)以好理解(誤解),同時,我們也不須奮力用英文地將台灣文化與中華文化分開,造成反效果。
若有人不知道台灣是哪個國家,或誤以為你是泰國來的,或是有人和你說「台灣就是中國嗎?」,甚至好奇「中國要攻打台灣了嗎?」這些都很常見,不用緊張也不用情緒化,更不用逃避,我們要謝謝他們給我們一個教育他的機會。
目錄
介紹台灣的困難與挑戰
台灣學生對於英語口說的恐懼與自信不足,加上普遍對於國際溝通的經驗不足,造成文化敏感度較低,通常會遇到以下介紹台灣的困境。
自信的挑戰
- 不敢講英文,想快速解釋結束話題,例如說Taiwan就是Chinese Culture就畫下句點,因求快但造成誤解。
- 不敢做長句敘述,只擔心自己聽起來不流利(太自我中心),沒把重點放在講清楚(這才是聽的人需要的),因對英文的自卑直接放棄發言權。
文化敏感度的挑戰
- 沒注意文化背景不同而對字義理解差異,例如,我們說Chinese Culture,對方理解可能是「中國文化」不是「中華文化」,沒注意到他們不懂其中差別。
- 沒照對方程度解釋,沒注意到聽的人的教育背景、成長背景、興趣帶來的既定認知,解釋台灣文化時弄得對方一頭霧水,越講對方越恍神。
- 說不出台灣特色,可能沒機會思考過,或不常深度比較台灣與他國的不同。
國際溝通經驗缺乏
- 自顧自說台灣人覺得驕傲的,但對方沒有興趣,例如,台灣人喜歡提到台灣是珍珠奶茶發源地,但對方沒興趣,或不知道珍珠奶茶是什麼。
- 不敢提到台灣和中國是獨立政治個體,不知如何用英語沉穩地表達意見,怕吵架而放棄台灣人在國際交流場合的發言權。
國外大家到底知不知道台灣?
對方知不知道台灣,要看對方是誰,以及對方國家開放程度、教育程度、成長環境(例:城市或鄉村),還要看他對亞洲、旅遊、國際事務等,有沒有興趣。
前幾天,我才在玻利維亞一個酒吧遇到一個知道台灣的玻利維亞人,也來過台北;幾年前去美國華府交流時,遇到美國眾議員問我們喜不喜歡馬英九;去年在哥斯大黎加,在一個渡輪上遇到幾個月前剛造訪台灣的馬爾他來的家庭(他們知道台灣,所以你小心不要問馬爾他在哪);美國小鎮一個上班族大叔,知道台灣因為他小時候玩具上都寫Made in Taiwan;我老公家人都知道台灣和台海狀況,可能因為他們都是高知識份子;我老公阿姨因為工作關係,到台灣出差很多次。
台海情勢近年來緊張,歐美媒體都有報導,很多人因此知道台灣,因為都以為中國要打台灣了。疫情期間開始有些人聽過台灣,因為台灣是少數疫情案例很低的國家,剛好與中國成對比。國外背包旅行時很多人也聽過台灣,雖然研究完行程他們都會跳過台灣。無數國外的人跟我說過他們有認識的人在台灣教過英文、學華語、轉機經過台灣等。
基本上,我的經驗是歐洲各國受過大學教育的人,都聽過台灣這個國家,美國、加拿大同等教育的就不一定了,這些人知道台灣但通常沒什麼感覺。亞洲國家幾乎大家都知道台灣,這些人對台灣就比較有感覺。中美洲國家受過大學教育的相對少,對台灣通常不太在乎,他們比較想跟我們聊韓劇和K-pop。
但我也要說,世界上當然還是很多人不知道台灣,就跟世界上很多人不知道蘇里南這個國家一樣,台灣也很多人不知道哈薩克在哪裡。外國人不知道台灣這個國家,並不是台灣哪裡特別做得不好,不要被小國情節的自卑綁架了。
為什麼世界要知道台灣?
小國情結讓許多台灣人認為沒人知道台灣,同時又覺得大家都應該要知道台灣,有人知道台灣,我們很感恩,沒人知道,我們又有點憤慨。
其實,台灣人某方面來說,個人價值和國家知名度結合在一起了,似乎會因為沒人聽過台灣感到些自卑,自卑有時會變成毫不思考地吹捧台灣,有些國外人會覺得台灣人很愛國主義,而這不一定是正面的觀感。
先放下一點使命感,別忽略了,我們本身自身呈現的樣子,就已經在代表台灣了。
另一方面看,以目前世界情勢來看,各國是有需要知道台灣的,所以我都會把握機會介紹台灣。尤其中國一直對外宣傳台灣是中國一部份,在這情況下,台灣人要善用國際發言權,讓世界知道台灣人覺得自己是一個國家的事實。
台灣被拒絕在許多國際組織外,所以國際發言權相對小,若我們都學會好好介紹台灣,可以讓台灣的知名度變身為台灣的軟實力,若有一天中國真的打過來,他們若有聽過台灣這個國家,比較容易說服他們用武力或輿論支持我們。
為什麼外國人不知道Taiwanese建議不要改說Chinese?
Chinese在許多國外的理解是「中國的」的意思,而Chinese Culture是「中國文化」的意思,提到「中國」這個符合他們既定印象的關鍵字,他就覺得我們跟中國人一樣,造成他們忽略這種文化差異,下面解釋也就不聽了。
其實,台灣人有幾個蠻簡短又不會讓人有第一印象誤解的解釋方法,而且Chinese Culture(中華文化)和Taiwanese Culture(台灣文化)整體來說,是有很多不同的。
- 「日本文化」:殖民時代留下,以及台灣親日文化。中國不親日,也不是所有中華文化的都親日。
- 「中華文化」:英文通常大家說Chinese Culture,我通常都說Han Culture(漢文化),舉例說明就是台灣的中國新年、寫春聯、廟宇文化,小學生背唐詩、學寫書法些文化,台灣三合院也是中國南邊過來的文化。
- 「南島民族文化」:你知道目前學術界研究指出,南島民族(Austronesian People)發源於台灣嗎?這就是台灣人所謂的原住民文化,可惜原住民一直被台灣主流邊緣化,希望這個情況趕快翻轉。
再者,台灣文化不只包含跟「國籍」或「種族」相關的人事物,還包括以下這些台灣現今社會的特色。
- 「新民主文化」:台灣民主執政才快要30年,新民主文化要好好保護!台灣社會還是遺留很多戒嚴時期留下的創傷,融入台灣文化中。中國沒有這個。
- 「飲食文化」:台灣比很多國家都愛聊吃,台灣的飲食觀光文化、聚餐交流文化、尾牙春酒文化、夜市文化、珍珠奶茶、蚵仔煎等。
- 「性別議題開放文化」:變裝皇后妮妃雅是很好的例子。
- 「小國情結文化」:國外大家知道台灣,我們都很感恩,但不知道,我們就會憤慨的文化。中國沒有這個。
所以台灣是只有中華文化(Chinese Culture),只說Chinese Culture是簡單但是會誤導的解釋。我解釋台灣地理位置時,也比照辦理,不說我們離中國近,而是離日本和菲律賓近,不然很多人聽到中國,就直覺認為我們被中國統治。
如何好好解釋自己是台灣人?
你可能想提台灣是珍珠奶茶發源地,或是台灣很有人情味之類的,但是,依我經驗來說,不太有人在乎珍奶發源地在哪裡,而且,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很有人情味,聽你講話的那個人,可能也覺得他自己國家很有人情味。
我們是台灣人,不是因為我們是全世界喝到第一杯珍奶的人(雖然這真的很幸福),是因為我們從小認知台灣政府是我們政府,這片島嶼是我們的國土,台灣有自己的民選總統,買東西都用新台幣,台灣有自己的軍隊與護照,不承認台灣是國家的國家,也都承認我們的護照,所以我們出國很容易。國家認同因而形成,這就像從小到大,我的自我認同是直女一般自然。
當我們提到我們沒有被中國政策控制,有些人會聽不懂,所以你可以舉例:「台灣沒有一胎化政策過,台灣沒有禁過Facebook、Youtube這些服務,這些是中國的政策。台灣比較親美、親日,但是中國相反反。」這樣通常就可以幫他們解答了。
台灣和中國的差別
台灣政府現在是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很多外國人聽到Republic of China就以為是所謂的中國,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因為他不知道有「兩個中國」。
所以,首先你要先跟他解釋世界上有兩個中國的事實,是Republic of China及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在台灣的是Republic of China。講到這點對方先是會嚇到,但馬上就解除許多盲點了。接者,解釋這兩個政府是完全分開執政的,再接台灣有自己的總統、護照、軍隊、貨幣,台灣政府是民主政府,但中國不是,這些例子完全可以表達台灣是獨立國家個體的事實
聊到這邊,常會有人挑戰說:「台灣人都是中國來的,所以是中國人。」這個其實很好解決,反問他說:「那美國人都是英國人嗎?」通常就可以解決了。
可是不敢介紹台灣,感覺好政治,怕吵架怎麼辦?
沒辦法,誰叫我們生在台灣這片國土,介紹台灣就常需要講到政治,不然別人誤以為我們國家領導者是習近平。
其實,台灣人可以介紹台灣的很多部分都是歷史與現今的事實,練習沉穩好好表達意見,好好使用言論自由,也是環遊世界該學習的一部份。
討論到最終,台灣人國家認同是台灣,那我們就是台灣人,跟我自我認同說我是直女,你就沒辦法說我是任何其他一樣,我清楚表達我自己認同是誰,別人想要壓迫或禁止我的表達,大家自然看得出來問題在哪。當然,會有人輿論甚至暴力想要說服你的性別認同,就跟中國要輿論和武力奪取台灣,一樣道理。
如何讓國外的人一聽就記住台灣?
台灣真正的特色,我自己也是環遊世界快50個國家,認識好多住在台灣的外國人,才自己思考整理出台灣跟世界各國的不同,才統整出來台灣真正的特色,及別人真正會在乎的特色。
台灣人很喜歡說台灣很美,珍奶發源地,半導體,高山很美等等的,但如何精簡流利地說出來,讓國外人一聽就記得呢?
重點就是你要看跟誰說話。例如,在國外遇到國外背包客,你就要跟他說台灣交通方便,機場和捷運、客運、火車、高鐵都連貫得很好,當地人對國外旅客是會熱情幫忙的(不要只說friendly,很多人都很friendly),我們可以爬三千公尺以上高山,也可以下海浮潛看綠蠵龜(這世界上很稀有),我們有溫泉也有海灘,有繁華都市也有與世隔絕的大自然,而且這些地方彼此往返都只要一到三個小時就到了!這是很多國家沒有的特色,也是背包客在乎的特色。但不要提青旅價錢,提到他就不來了!
遇到數位遊牧者、遠端工作者,嚮往到台灣工作、念書的,對學華語有興趣不知道要選中國、台灣、新加坡,對政治有興趣,對中華歷史或建築有興趣的,你都要用不同的方式介紹,讓他一聽就記住台灣!
好奇Mei是誰?

我是Mei,背一個後背包在世界數位遊牧六年多,結合自媒體與近20年的英語教學經驗,2021創立【30天英語口說一對一高效班】與【Super Mei English Club】,2024開創台灣數位遊牧村線上共學社群,每月我也在Super Mei 微醺吧中分享我和我老公經營開放關係十多年來的自我成長歷程。
探索世界是我的生活方式,挑戰自我是我追求更多自由的管道,分享世界溫暖的一面給大家,是我想改變世界的方式。歡迎訂閱每星期Super Mei Travel 電子報,我們聊聊數位遊牧及追尋更多自由人生的經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