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說服美國老闆,把美國語言學校數位行銷辦公室的工作,轉成遠端,開始了我的數位遊牧生活。剛達成理想生活的我,萬萬沒想到一年多後就遇到2020疫情,遠端工作工時大大降低,收入幾乎為零。當時,我開始意識到斜槓和建立被動收入在數位遊牧生活上的重要。因此,開始更用心經營我的部落格。
《經營部落格經驗談 | 聊聊「寫」與「經營」部落格的不同。》
萬事起頭難,「下定決心」就是最難的第一步,沒有這個「決心」,每天的言語行動不會有個準則,也永遠到不了目標。
我覺得「下定決心」的那一刻,就像把目的地輸入Google地圖,按下導航定位那一步。沒有這一步,永遠都在人生迷宮裡面繞,到不了理想目標。
目錄
「下定決心」的過程
下定決心是一個「過程」,不是瞬間、一次性的行為。
這是我經營Super Mei Travel一年之後最大的體會。「下定決心」和「看到成果」這中間,有一連串讓我遲疑、想放棄的原因。我覺得只有度過下面這四個對於「相信自己決定」的挑戰,一次次再下定決心,才穩健地往經營部落格的方向前進。
第一步:相信為讀者寫與為自己寫一樣重要
下定決心要「經營」,而不只是「寫」部落格後,一開始我馬上寫了非常多篇文章。
《經營部落格經驗談 | 聊聊經營部落格的「內在」與「外在」動機》
剛下定決心,就意識到下定決心的好處:毫不猶豫地開始累積文章數量,無論如何這都是之後可以呈現的作品集。
這時仗著剛開始新志業的新鮮感,什麼都寫,文章數量直線成長,從景點推薦、極簡窮遊故事、煮菜食譜、到疫情海外心路歷程都寫。
下定決心經營之後,才發現之前文章內容都不知該寫什麼,文章的CTA、社交平台導流元素,缺東缺西,有時甚至有「不放應該沒關係」這種「拖延」心態。心中有很多剛開始經營會常遇到的門檻,像是不敢自我推薦這種門檻跨不過去,自媒體經營變得比較像生活分享。
當初的我以為下定決心的階段已經結束了,所以對於接下來將要接受一連串的挑戰,完全沒有心理準備,陷入第一階段的瓶頸。
瓶頸:遲遲看不到成長
下定決心開始寫了很多文章之後,馬上遇到幾個問題卡關,再度懷疑決定經營部落格,到底是不是自己應付得來的路。
寫文章花很多時間,但寫出來沒人看
問題中心:沒有思考我的受眾是誰(我為誰解決什麼問題?)
我時間都花在寫作,但寫之前沒仔細思考讀者是誰、在哪。寫作時內心沒有觀眾,結果就是寫給自己看,也不是不好,但這就從「經營」部落格掉回「寫」部落格的階段。寫文章若沒把觀眾放在心中,怎麼還期待會有人來看我的文章呢?
沒思考我的受眾同時會發生的問題,就是沒花時間去研究SEO,或是研究我潛在觀眾可能會用什麼關鍵字找到我,也沒找相關社群分享平台或投稿管道來推廣我用心寫的文章。
只喜歡寫,不喜歡校稿
問題中心:不想踏出寫作純抒發這個舒適圈(又落回需要分辨「寫」與「經營」部落格的漩渦)。換句話說,有點想不勞而獲。
很多人應該都是喜歡寫,但覺得校稿麻煩,但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在不想投資時間校稿的情況下,甚至有時寫完一篇文章後,因為覺得自己寫得不夠好,但又不想花時間去校稿、整理思緒,變得對自己文章優缺點不了解,且毫無理由地沒自信。卡在寫作的這個舒適圈時,其實不舒適也不快樂。
對於「自然成長」的錯誤解讀
問題中心:「好作品自然會有人喜歡吧!」真的是這樣嗎?
當初自己最過不去的門檻之一,就是推廣自己文章會「不好意思」,一心只想消極地等遇到有緣人。這時候,也會有身邊的朋友跟你說:「生活過得好好的就好,幹嘛要『做給大家看』?」消極地等待伯樂的出現,也正在消磨自己經營部落格的動力。
突破瓶頸心法&工具資源
其實上面三個問題,我發現和我一樣剛起步的創作者都有,因為還不了解要怎麼經營時,都會比較「自我中心」一些。
要把部落格當作事業經營,也就是想要有回饋,不管是金錢還是成就感。回饋的另一方,就是讀者或客戶,要是不在乎讀者是誰、需要什麼,產出產品就會四不像。像佐邊茶水間的Zoey說的,若經營時心中沒有你的潛在粉絲,「你憑什麼要他們付錢給你?」
要有讀者回饋或有收入,就是要刻意,就跟每天要刻意起床去上班賺錢一樣。
刻意找到會喜歡自己文章的人,刻意把文章寫得更好,刻意推銷自己用心產出的作品。不想刻意?可能是因沒自信,或正受完美主義所苦。
另外,要保存自己前進的動力,就要讓心中的成就感越快發生越好。正視目前要在這個世界上被發現,最快的速度就是從網路,而在網路世界要被找到,就是要做SEO,或花時間與社群平台演算法抗衡。
這個階段要讓你身邊圍繞著已經走得比你遠的人,包括你Instagram追蹤的人物,因為他們可以成為你遠端的軍師團或是導師,在疫情社交隔離下創業的我,這額外重要。
追蹤這些人一陣子之後,才會發現我真的喜歡的哪幾個,而當我腦中有疑惑的時候,我腦中才會自動想到可能可以幫我解決問題的他們。以下跟大家分享。
工具資源
- Converkit 的創作者 Angel 一連串email行銷課程
- 理想生活設計 Zoey 的Brand Your Life 免費四堂課程
- Neil Patel 網站上部落格的文章都對於學習SEO非常有用
- Seanwes Podcast – How to Cure Perfectionism and Be Consistent
第二步:相信花時間思考「品牌定位」的重要
經過幾個星期之後,自己終於開始相信把受眾放在心中的重要,心中開始自然地先寫對自己重要也對受眾重要的文章,也開始用心讀文章,學SEO及部落格經營方法。
跨出這一大步之後,我第一個念頭是:「那然後呢?」我開始想找到答案,而這一刻開始,所有經營的建議我才真正有聽進去,讀到「如何變成火紅部落客」這種標題,對我來說才開始有意義,研究其他部落客推薦的工具,我才知道可以用在哪裡。甚至我在逛其他部落客網站時,開始注意到他們哪些網站元素擺在哪些地方的原因。
換句話說,我比較清楚知道自己在找什麼了:找到我的受眾,提升文章閱讀率,增加網站流量。在這步之前,所有的建議和工具資源,幾乎都可以說是左耳進,右耳出。
瓶頸:資訊大爆炸的焦慮
每天大量吸收資訊,造成高度焦慮。
問題中心:沒花時間做品牌定位,導致經營目標不明確;沒認清部落格發展階段,不了解什麼資訊對當前發展階段有價值。
這時我求好心切,處於吸收新知識是非常飢渴的階段,
但剛開始經營,品牌定位、經營目標都不明確(到現在一年後我還是常常要重新用我的定位審視我的文章),所以搜尋的關鍵字都是「如何開始經營部落格?」這種籠統的關鍵字。
籠統的關鍵字就讓我找到籠統的答案,找到全攻略的文章,也不曉得如何篩選自己「目前階段最需要」的資訊。有時還會分心,從讀經營部落格的文章延伸,開始去讀如何經營Instagram、Youtube。
每天都在看每個有成就的部落客的文章,學到很多該做的,同時也發現自己很多缺點,因而覺得自己進步速度很慢,每天都覺得事情做不完,因而陷入短暫的迷惘與情緒低潮。
- 迷惘而情緒低落。因此開始滑手機,然後又看到已經有多少人已經成功,焦慮大爆表。
- 沉迷經營有立即回饋的平台。例如:花過多時間在Instagram,想要得到更多的愛心和粉絲,對自己證明自己努力有用。
突破瓶頸心法&工具資源
縮小經營目標。不要什麼都想做,認清目前發展階段為剛起步,就先做剛起步可以做的事情。
找到品牌定位。花時間思考自己品牌定位(參考下面工具資源),縮小須找到的受眾範圍。
開始訓練自我情緒察覺。要解決焦慮,要先知道自己開始焦慮了,這是每個自媒體創業者早晚都需要訓練的能力。定期問自己當下感受,誠實回答自己。你也可以每天寫下自己的感覺,或開始找朋友或其他創作者聊聊,通常在需要解釋自己感覺時,才清楚了解自己當下正在經歷的情緒。
找到降低或解決自己焦慮的方法。冥想、運動、畫畫、和其他創作者聊天、瑜珈、游泳。定期做跟經營部落格完全沒關係的事情,讓自己重新開機。
工具資源
- 認識行銷漏斗,認清自己在行銷的哪個階段。
- Zoey 《工作必須有錢有愛有意義》,協助我審視自我品牌定位。
- Column Five的Find Your Brand Heart練習,協助我找到品牌中心理念。
- Holibear《你的能力是什麼?找出你的天賦、興趣、技能》,間接提供我經營心法。
- Seanwes Podcast – Self-Doubt Is Holding You Back,關於自我察覺。
- Seanwes Podcast – You Can’t Afford Burnout,關於自我察覺。
- NPR Lifekit – Procrastination Is More Than Putting Things Off,關於自我察覺。
- The Right And Wrong Ways To Use Vanity Metrics by Daniel Hochuli,助我逃離沉迷按讚數。
第三步:相信自己同時,也在前人種的樹下乘涼
後來又過了數個星期,找到自己定位,又花了幾個星期,說服自己慢慢來。深深體會到很多事情急不來,一急靈感就因為壓力而出不來,太心急之下計劃出來的東西,會有點短視近利。
慢慢思考之後,發現其實我品牌的核心,就是我的生活核心,而我生活的核心,就是「極簡」和「數位遊牧」。訂定這兩個中心主題之後,我網站應該走的風格,文章該先寫的主題,網站首頁該放的照片、字體,一切就明瞭了。
我開始找到自己真正想前進的目標後,有一種人生充滿意義的感覺。有清楚的目標,我也更知道從哪裡找到我的受眾了,更了解如何開始分析我的關鍵字,每一篇的文章目標更明顯,且文章架構也更清楚,也更知道應該去哪裡宣傳我的文章,更有自信我的文章有用。
瓶頸:將抽象的品牌核心價值具體呈現
網站選單、文章分類凌亂。
問題中心:不了解如何有架構地在網站上,有一致性地展現品牌核心價值。
我開始注意到我的網站很亂,又覺得內容缺東缺西,凌亂的網站首頁,反映了不清楚如何在網站何處展現個人品牌核心價值。
我記得我在整理網站主目錄選單時,好一陣子連從何下手都毫無頭緒,後來發現,整理這個選單,就是在整理我的人生主要核心價值所包含的內容細項。
同時,我也發現文章分類不清楚,有些分類還有重疊,Wordpress裡面的Category和Tag分類不清楚,連帶也造成混亂的站內文章互相連結。
突破瓶頸心法&工具資源
觀摩:有一天終於開竅,想說去看看幾個我追蹤的,跟我內容類似的創作者到底網站怎麼做。先去分析他們網站的架構,先試著模仿,至少有個開始。模仿過程之中,慢慢發現自己對於他們的架構,有什麼喜歡和不喜歡的地方,改進就有個方向,有方向,速度就快了。
工具資源
- Shannon IG 美感養成計畫 (整理IG版面時有助於我網站呈現)
- 找到與你同類型,你也喜歡的部落客,開始觀察他們網站的核心價值是什麼,進而開始模仿。像我整理網站主選單時,就挑選同是經營自媒體的巴黎沙拉、烏龜妹、Zoey來研究。
“The last 10% of a project is as hard as the first 90%.”
– Frank Vodopiutz
第四步:有較清楚目標與方向
走過這一連串的瓶頸挑戰後,我突然清楚意識到,每一個階段的瓶頸,沒有開始走經營部落格的路,都不會遇到,而沒有遇到,我也不會成長到現在的經營階段。這和我極簡旅行一路上走到目前數位遊牧生活的現狀一樣,一切都不是偶然。
每天開始只要專注寫作了,這就是開始訓練自律的階段,也是從經營自媒體學習自我成長的開始。
走到這一步,其實也慢慢發現,心比較不慌了,因為已經看到自己有自我成長的成功例子。不把時間拿去浪費在慌張,也對自學相當有自信之後,間接就縮短看到部落格終將成功的時間。
看看我下一篇文章,有關於經營部落格遇到有關於自律、自我成長的開始!
要先經歷失敗、困惑,才有成長的養分,沒有跌倒過的人,不會有勇敢再站起來的能力。
後記
經歷下定決心這四個過程後,我才真的有辦法認真經營我的部落格。這四個階段我大概過了半年才走完,半年中這四個階段也不是直線進行的,有時候會迴旋繞圈,但是每一次,都是一個新的學習。
這四個過程,即使行銷老師、個人品牌經營大師跟你提醒,或是你很用心讀完這篇文章,你可能都還是很模糊。這不是聽完一堂行銷課,當老師告訴你要「縮小目標」,你就馬上可以做到的,因為這些行銷課程,很少提到你會遇到的心路歷程,就算提到你會遇到的心情挑戰,你遇到還是會很驚訝。
好奇Mei是誰?
我是已經「數位遊牧」邊旅行邊工作三年的背包客,我愛旅行、愛分享,目前除了自己用英語教學、數位行銷的專業在網路上開課、經營部落格網站之外,每天也開心地沉浸在創作我旅遊部落格文章,以及經營我的Instagram中,分享極簡旅行帶給我的旅行哲學與陌生人的邂逅。
歡迎你訂閱每星期日Super Mei Sunday電子報,看我更多數位遊牧、極簡旅行分享。若對於我開始創造線上收入有興趣,歡迎訂閱Super Mei 數位遊牧創業電子報。想參考我每個月不定期開課的【三週保證開口英語高效班】,細節都在課程頁面唷!